【建模篇】Blender初階建模 - 保溫瓶 - 二階 @ Brian設計軟體教學誌

圖片
上一篇介紹保溫瓶初階教學,這一篇我們藉由比較複雜的保溫瓶,再介紹新的建模應用。 保溫瓶二號 保溫瓶 - 上方有刻字 保溫瓶 內有螺紋造型 <第一部分-瓶身> 一、觀察 曲線的保溫瓶 保溫瓶有瓶壁厚 瓶口比瓶蓋小,瓶蓋與瓶口有螺紋造型 瓶蓋最上方有刻字 二、插入參考圖片 上一篇文章已有講解如何插入參考圖片: Blender初階建模 - 保溫瓶 - 初階 ,本篇我們再回憶一下。 切換正視圖 【Numpad 1】 ,使用 【Shift + A】新增物件 , 選擇 影像 ,再選擇 【Reference】 ,並選擇保溫瓶圖片。 插入參考圖片 將圖片縮放後快捷鍵 【 S】 ,再 將圖片移置到 【集合】 ,快捷鍵 【M】 , 並將集合名稱更改為Photo 。 將圖片移置新集合Photo 使用集合管理器,將該集合鎖定。 使用集合管理器,將該集合鎖定 通常預設的Blender會有燈光和攝影機,我們可以用 【物件類型可見性】(Object Type Visibility) ,先將 光照、攝影機物件 隱藏。 可優先將光照、攝影機隱藏 三、新增圓網格物件 上篇我們是使用圓柱製作的,這次我們改使用 【圓網格物件】 製作。 切換到上視圖 【Numpad 7】 ,新增物件 【Shift + A】 ,選擇 【網格 - 圓】 新增圓型網格 更改頂點為 【48】 ,目的使圓的頂點更多,形狀會更趨向於圓,充填類型先選擇 【無】 ,之後我們將自行補面。 更改頂點48,充填選擇無 切換到正視圖【Numpad 1】後並進行縮放 【S】 圓使其符合保溫瓶直徑大小,並移動 【G】 到最下方。 將圓型網格縮放到適當大小,並移動到保溫瓶最下方 四、編輯模式進行編輯 A:基本造型延伸 切換到 編輯模式【TAB】 ,全選此網格快捷鍵 【A】 ,延伸長面快捷鍵 【E】 到瓶口處,並將其縮放 【S】 如下圖所示。 PS:如果是框選【B】的話,請記得打開X-Ray選項 (要不然選不到後面的點),也請記得切換到線框模式快捷鍵【Z】。 X-Ray顯

【建模篇】Blender初階建模 - 保溫瓶 - 初階 @ Brian設計軟體教學誌

上一篇主要是介紹如何找尋Blender的資源,使我們對於物件基本的造型有更多的了解,這篇內容就是真的【進入實戰】。下圖是我們的【建模初體驗】


保溫瓶建模一

首先我將圖片用正視圖的方式呈現,我們要開始建模前,建議先把手頭上的參考圖拉進3D內,以便於快速針對物件的特徵有更快的了解。


<第一部分:完成主造型>

一、插入參考圖片

Step1:請將此正視圖存進電腦,我們接著要匯入參考圖片
可使用3D游標定義圖片位置 (Shift + 右鍵),再切換到正視圖(Numpad 5)


保溫瓶正視圖

Step2:匯入圖片使用【Shift + A】--> 【影像】--> 【Reference】


插入參考圖片

Step3:使用快捷鍵【G】移動 & 【S】縮小 將參考圖片放置適當大小


將參考圖片移動 & 縮放放置到視窗中適當位置


二、關於圖片那檔事:

匯入的參考圖可以調整透明度,讓他看得比較不明顯,便於方便建模時可以看到佈線,也可以微調他的圖片大小和相關位置:

A:調整圖片的透明度、大小、位置:

調整圖片相關參數
調整圖片透明度

B:切換視接口著色:
接著我們讓視窗看起來清楚一點

切換視接口著色

C:關閉格線顯示:
是否覺得格線礙眼,要怎麼短暫關閉呢?【Show Overlay】的圖示開關,可以短暫關閉我們目前在視接口不要看到的輔助線段。

Show Overlay





格線的選項請按下【三角形】


Show Overlay選項


格線關閉樣子
D:將圖片搬遷至集合:
為了讓物件建立時,不會拖動到圖片,所以建議參考圖先將其鎖定,鎖定我們必須使用【集合管理器】,在此建議大家養成好習慣,建立的物件最好要先給他個好歸宿。

選擇圖片,按下快捷鍵【M】,選擇建立新集合,並將新集合命名為Photo


將圖片遷移至新的集合


建立新集合(Photo),並將圖片移動到該集合處

E:開啟集合管理器,篩選器選項:


開啟集合管理器,篩選選項,將箭頭(鎖定)的圖示打開
鎖定圖片,請將三角形圖示點下

點擊後就圖片就會鎖住了。

三、視窗縮放到適當大小




試著將視窗變大:使用快捷鍵【Ctrl + 方向鍵下】


放大視窗使用【Ctrl + 方向鍵下】


四、定位3D游標、建立第一個圓柱

切換到上視圖將3D游標定位至圖片的中間

新增圓柱體



切換圓柱體:將頂點設置【48】,蓋帽充填類型選擇:【三角形扇】,之後我們會講解用三角形扇跟預設Ngon有甚麼差別。

圓柱體屬性


五、進入到編輯模式,並縮放圓柱符合圖片大小。


選擇圓柱按下【TAB】進入到編輯模式

接著我們正式進入到【物體的編輯模式】,一進入到編輯模式,預設Blender會選取所有的面,可以按下快捷鍵【A】取消選取 (要再全選按下A右可以選取了)。

接著我們使用快捷鍵【S】將物件進行縮放,搭配快捷鍵【G】將物件移動,放置到參考圖相對位置僅要一邊的大小符合圖片尺寸即可。

PS:如果是確認要編輯這個物件造型,盡可能進入【編輯模式】進行縮放。

編輯模式進行縮放

六、編輯模式的點線面

編輯模式其實就是編輯物件的點、線、面之網格。【點線面】的原理是:兩個點構成一條線,三條線構成一個面(三角),四條線構成一個面(四角形)

如該圖,我們可以針對上方的點,進行選取後,拖拉至符合圖片高度的位置。

A:點線面切換:
剛剛說Blender預設會全部網格皆選起來,所以我們需先【取消選取】使用快捷鍵【A】,接著切換點的控制模式,使用快捷鍵【1】


編輯模式中的點線面

由上圖我們切換到點的模式後,會發現圓柱的上圍有一圈黑色的點,我們可以試著旋轉一下視窗,查看一下點模式的狀況。旋轉後搭配切換邊模式,快捷鍵【數字鍵2】,面模式,快捷鍵【數字鍵3】

編輯模式的點線面切換:稱之為切換123
(物件模式的選取:稱之為選取ABC,不要搞混喔)


點模式



邊線模式

面模式


B:點線面選取方式:
由於我們是要選取最上面一環的點,我們有兩種方式進行選取分別是:

a:框選並讓其可以選擇到後面的點
這個方式我們需要切換到正視圖按下Toggle X-Ray的圖示,接著按下快捷鍵【B】選取最上圍的點。

Toggle X-Ray




框選【B】,選取最上圍的點

b:環選一整圈的點
環選則不建議切換到X-Ray的模式,直接旋轉視圖,Shift按著 + 滑鼠連點兩下,選取那一環及整圈選取。

注意:中間還有一個點喔。

環選方法


中間還有一個點

C:切換到正視圖,將點移動到適當的位置

接著我們切換到正視圖,並將剛選取後的點搭配快捷鍵【G】移動到如下圖的適當位置。


將點移動到符合圖片之位置

PS:移動時,可以搭配使用快捷鍵Shift,移動就會比較緩慢的移動,讓期比較順利對應到相對位置

七、使用內嵌面,縮放最上圍的面


使用前述的方法,。選取最上方的面,快捷鍵【3】切換面選取模式

選取上方的面
我們也可以使用圈選的方式,滑動選取上方的面快捷鍵【C】選取,選取完記得使用【ESC】跳出選取。

圈選面選取【快捷鍵C】

接下來我們需要做出另一個圓柱,並比原本的圓柱要小一點。
選取上方的面要先將其縮小一點。

使用內嵌面快捷鍵【I】,並搭配快捷鍵【Shift 】緩緩的縮小

內嵌面,快捷鍵【i】,搭配Shift 緩緩縮小


八、延伸面,並延伸至如保溫瓶最上緣的相對位置


切換到正視圖,按下快捷鍵【E】,延伸面至如下圖的相對位置。

PS:移動或是延伸,可以搭配XYZ快捷鍵(此例往Z軸向上延伸),鎖定XYZ軸

將面延伸至如圖片之上方


九、刪除面


選取上方的面將其使用Delete 或是快捷鍵【X】(我比較習慣用這個,比較順手)刪除。

刪除面



十、快捷鍵回憶篇:

  • 定位3D游標【Shift + 滑鼠右鍵】
  • 新增物件【Shift + A】
  • 最大化當前視窗【Ctrl + 方向鍵下】
  • 移動物件到集合【M】
  • 切換顯示模式:【Z】
  • 進入編輯模式【TAB】
  • 全選/全不選:【A】
  • 框選:【B】
  • 圈選:【C】 取消圈選【ESC】
  • 移動:【G】
  • 縮放:【S】
  • 切換至點選取:【1】
  • 切換至邊選取:【2】
  • 切換至面選取:【3】
  • 選取環點線面:【Shift 按兩下】
  • 緩緩移動/縮放/縮小/調整數值:【Shift】
  • 切換至正視圖:【Numpad 1】
  • 切換至右視圖:【Numpad 3】
  • 切換至上視圖:【Numpad 7】
  • 切換至平視圖:【Numpad 5】
  • 切換至另一視圖:【Numpad 9】
  • 延伸面:【E】
  • 內嵌面:【I】
  • 刪除面:【X】
第一部份狀況


<第二部分:細部造型>

一、旋轉視窗至底部,並刪除底面

因原本場景底部有一個平面,而我旋轉視窗要轉到保溫瓶的底部會被遮蔽,因此我先跳出編輯模式【TAB】選取地面的物件,將其隱藏起來:使用快捷鍵【H】


使用快捷鍵,隱藏其他遮蔽主物體的物件

旋轉到適當視角,再次進入編輯模式【TAB】,使用圈選【C】選取下方的面,並將底面也進行刪除【X】

圈選選取底部的面


刪除底面


二、設定平滑顯示,並增加細分表面修改器

所有物件預設顯示是為:【顯示扁平】,為求顯示可以較為漂亮,我們先將其設定為:【顯示平滑】

對物件按下【滑鼠右鍵】,即可開啟【右鍵神器】,再選擇【著色平滑】


開啟著色平滑

開啟著色平滑
法線我們也要開啟自動平滑,才不會讓物件有些奇怪的陰影。





開啟法線自動平滑

接著我們將對物件開啟:修改器之【細分表面】,目的是增加物件更多的網格面,其顯示更為平滑。


修改器介面
修改器之細分表面

*修改器細分表面之參數:
細分表面也有快捷鍵:快捷鍵:Ctrl + 2 即是預設的細分表面(視接口品質2),依序可以使用:Ctrl + 3/4/5/6 ,數字越高代表視接口顯示越平滑。

PS:但當物件越多,使用更高的細分表面,硬體就會稍微卡,這邊在注意喔。


細分表面參數



三、延伸長出保溫瓶口杯壁的面

持續選擇物件進入編輯模式,並進入【邊模式 快捷鍵2】【環選取 Shift + 滑鼠兩下】選取上緣瓶口的邊。


環選邊
切換到正視圖【Numpad 1】,並按下【Z】,切換顯示模式 - 線框模式


切換到線框模式,快捷鍵【Z】

延伸【快捷鍵E,緊接著按下【滑鼠右鍵】,會在原地多長出一個面,再按下【S】縮放,延伸如下圖之杯壁厚。


延伸長出杯壁厚度
接著我們需再將杯壁厚,往下長出。再按下【E】,並鎖定Z軸【Z】,往下長出如下圖的杯壁厚。




杯壁厚度


四、延伸長出保溫瓶身杯壁的面

同剛杯壁的作法,先按下【E】再按下滑鼠右鍵,進行縮放【S】,須注意此時放大的面也不要太大。

延伸杯身壁面

再延伸【E】往下長面。


延伸向下如圖
為了讓面顯示比較清楚,切換線框模式【Z】選擇實體,再按下【F】進行補面。




最底面也一併補面起來,切換邊模式【快捷鍵2】,Shift + 滑鼠兩下,再按下【F】補面。


底面補面


五、導角

導角通常選擇邊模式,選擇剛剛補起來的底面,按下【Ctrl + B】
進行導角。


導角
*導角與圓角

導角預設如上圖的樣子,若要導成圓角僅需滑鼠滾輪滾動幾圈,若要更圓的話,多滾幾圈即可。


滑鼠滾輪,可增加導角(圓角)線段,形成更平滑的面
圓角狀況

增加其他地方也導圓角,使用環選取【Shift + 滑鼠左鍵兩下】


  • 請注意搭配Shift鍵緩緩導角,才不會一次導角太多。
  • 圓角細分面不用到太多,否則電腦會卡。



A:瓶壁外厚

杯壁外厚

B:瓶壁內厚

杯壁內厚

C:瓶口與瓶身厚渡邊

瓶口與瓶身厚度

D:瓶身底部內壁:

切換到線框模式,同以上方法以邊模式選取

瓶身內壁圓角

快捷鍵回憶

  • 隱藏物件(適用於物體/編輯模式):【H】
  • 解隱藏物件(顯示)(適用於物體/編輯模式):【Alt + H】
  • 右鍵神器【平滑著色】
  • 法線之【自動平滑】
  • 修改器之【細分表面】:【 Ctrl+2/3/4/3/5/6】
  • 無細分狀況之【細分表面】:【Ctrl + 1】
  • 補面 :【F】
  • 導角:【Ctrl + B】

<第三部分:瓶口細部/瓶身瓶底分模環>

觀察,由下圖觀察瓶口處有外凸的特徵,是為瓶子與瓶蓋闔上的特徵。


觀察物件瓶口處,有外凸特徵

一、圈切面,瓶口特徵一:

使用【圈切】快捷鍵【Ctrl + R】拉出第一段線段。
**圈切是非常重要的功能,一定要記住。

圈切線段

怎麼微調圈切線段位置?上圖我們拉的線段還要在下面一點,切換到邊選取模式【快捷鍵2】,環選【Shift + 滑鼠左鍵兩下】
接著按下快捷鍵【GG】,沿著曲面移動線段。



【GG】沿著曲面移動線段,也是非常重要的功能。

是否發現,滑鼠滾輪往前有時會放到太大,造成有時顯示幅度太大,若在視窗有這樣的狀況時,請使用【Numpad 0】切換到最適大小

滑鼠滾輪向前滾,但畫面放大幅度太大(跑到內壁面)

最適大小 【Numpad 0】

環選剛剛圈切的面,並按下【E】延伸後,再按下【滑鼠右鍵】
在原地多長出一個面,接著再按下【S】縮放面,如下圖所示:

延伸長出厚度
環選下圖的邊,按下【GG】沿著曲面移動線段,將邊往內推後,按下【Ctrl + E】選擇標記銳利

選擇此段的邊,按下GG往內縮

GG內推顯示狀況

【Ctrl + E 】標記銳利

二、圈切面,瓶口特徵二:

再圈分【Ctrl + R】,位置如下圖所示


切換面選擇【數字鍵3】,延伸面【E】,並按下【滑鼠右鍵】,在原地長出一個面。

圈切面後,切換到面選擇,延伸再原地長一個面

使用縮放【S】,將此區域的面縮放大一點。

縮放此區域面大小

切換到邊選擇【數字鍵2】,環選【Shift + 滑鼠左鍵兩下】,選取如下圖的邊。

邊選擇,選擇上下兩邊

使用快捷鍵【Ctrl + B】將此兩邊導圓角。

圓角面【Ctrl + B】,將此兩邊導圓角

完成狀況


三、圈切面,瓶身/瓶底分模環

可先切換至線框模式,如下圖,框選處各做兩條圈切線【Ctrl + R】,形成四個環面。


新增四段圈切線

此時我發現我圈切時,會圈切到瓶壁內部的面,因此如果大家有遇到這個狀況,可以先將內部的面隱藏起來,快捷鍵【H】

隱藏瓶壁內部的面,按下【H】

選取如下圖四段的面,並使用延伸【E】按下滑鼠右鍵在原地長成一個面,先切換原點型態為:個別原點接著再按下縮放【S】

選取四段的面



切換原點模式:個別原點



效果如圖

完成保溫瓶,記得最後將內壁的面解除隱藏:【Alt + H】


存檔那檔事:


存檔請記得打包,打包可以將貼圖一併包在Blender檔案。

打包方式如下圖,以後此檔案預設存檔【Ctrl + S】就會直接打包。

打包貼圖檔案

四、快捷鍵回憶:

  • 圈切:【Ctrl + R】
  • 沿著曲面移動線段:【GG】
  • 最適大小:【Numpad 0】
  • 標記銳利:邊編輯【Ctrl + E】- 【標記銳利】

作業:請自行實作,並完成杯蓋。

附上此連結FINAL檔案(未含瓶蓋):

終於完成第一次的保溫瓶,適用於初階,下一節講解保溫瓶二,將講解:【比例化編輯的運用】和瓶蓋做法【實體化】。謝謝。

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【基礎篇】Blender 物件黏點、對齊、選取ABC @ Brian設計軟體教學誌

【基礎篇】Blender 介面操作 @ Brian設計軟體教學誌